#人文游
#动物
说说这次旅行
        从新疆回来已经有些日子了,照片也一早做好。可是游记却一再拖延,作品分享会也一再推迟。其实一路走过的所见所闻,早已完全颠覆了原本心目中新疆的固有形象,我也一再平复自己的心情,才能安静地把游记写完……
        我一直怀疑自己的基因是不是掺有狼的血统,不然草原怎么对我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还有那肥美的绵羊肉怎么如此地吸引我?对于一个在东南沿海生活的人,最向往的竟然是西北那苍茫的草原和高大的森林。
        北疆的秋色一定是吸引着无数像我这样的人,不然广深两地飞乌鲁木齐的机票不会那么贵,单程三千多的价格还是卖到断市。这可是足够去东南亚玩一趟的费用了。我竟然选择了火车出行。这趟广州到乌鲁木齐的火车,从中国最东南的省会到最西北的自治区首府。全程48小时,从来没坐过这么久的火车。从岭南到西域,经过白天与黑夜,也从湿润的东南沿海走到西北干旱区。一路见证地理风貌的变化,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同行的伙伴们在好几节以外的车厢,我独自一人在另一节。48小时的火车,其实没有想像中的漫长,拿着相机在车厢中走来走去拍风景,和身边的陌生人搭讪聊聊天。火车上的信号断断续续,大部分时间只有E网,毕竟别人也没什么事可做,只要你愿意开口搭讪,一般也不会拒绝的。满满一火车人,大都像我这样的旅行者,而且退休老头老太太特别多,毕竟要上班的人时间就是金钱,基本不会选择48小时的长途火车。
        偶尔也有些是回新疆的当地人。我连忙打听乌鲁木齐有哪些好吃的,有什么东西最值得买,在什么地方最地道最便宜。作为一名吃货,每次出去旅行,都希望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像当地人一样吃。基本每次旅行回来,除了美景,总有当地一两样美食让我念念不忘。而且是离开了当地就吃不到的味道。
先发几张此行的美图再慢慢道来……
关于新疆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接近十个广东省那么大。随时一个县就相当于一个省的面积。这对于时间有限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难抉择的事。
新疆的地形概括来说是三山夹两盆,从南到北分别是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以中部的天山山脉为界分为南北疆,南部为准噶尔盆地,北部为塔里木盆地。
很多人一提到新疆脑海中就只有戈壁沙漠、切糕甚至是恐怖分子。其实南北疆民族、文化差异颇大,南疆与北疆是截然不同的:北疆意味着高山和草原,意味着喀纳斯和那拉提草原;南疆则意味着沙漠和戈壁;北疆意味着草原文化,南疆则意味着农业文明;北疆意味着哈萨克和卫拉特蒙古,南疆意味着维吾尔和塔吉克;北疆意味着骏马和歌声,南疆意味着木卡姆和舞蹈。南疆的农业文明,是说在古代的时候,南疆就以耕种为主,比如洋葱、辣椒这东西就是从伊朗那边传过来的,当时南疆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它们就在现在南疆种植,后来传到内地的;而北疆当时多草原,多是游牧民族,所以北疆是草原文化,南疆是农业文明。南疆80%以上是少数民族,以维吾尔族居多。
图片仅供参考,每个人眼里的风景都会不同,发现你眼里的美,体验才是最快乐的事。新疆不会辜负你的旅程,人生必游之地。新疆也是我去过最安全的地方之一,每个路口都有一组武警、警察、治安联防等组成的联合岗亭,每个公交车站都有警察,进入任何商场、市场、酒店、景区等公众场合都需要过机安检或开包检查。公路上行驶一定距离也需要下车检查身份证,加油站只允许司机一人开车进入,其余乘客都需要在外等候。如此严格的治安环境,你大可放心旅行。切记切记要带身份证!像我这种不带身份证,只凭火车站的一纸临时身份证明也敢去新疆的人估计不多。
关于行程
此次的主要目的地是北疆的喀纳斯,去年秋天去了额济纳。这两个地名开始乍一看还傻傻分不清楚,开始做攻略的时候同时也了解很多喀纳斯的美景,一直魂牵梦绕。秋天的喀纳斯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时节,我和领队猪嘴商量,最终舍弃了赛里木湖、伊犁、那拉提、巴音布鲁克等夏季才是最应季的地方,选择了乌鲁木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可可托海-五彩滩-白哈巴-喀纳斯-禾木-乌尔禾魔鬼城-乌鲁木齐这条北疆经典小环线。毕竟新疆不是一次就能走完的,而是值得根据不同时节去感受当下最美的风景,没必要刻意追求大而全。新疆是个去了还想去很多次的地方,除了有让人震撼的壮丽风景,也有迥异于其它地方的风土人文、民族风情,更有让人回味无穷的各种美食。
D0(9月16号~9月17号)广州到乌鲁木齐,在火车上度过,
D1(9月18号)一大早到达乌鲁木齐南站,搭一元公交车到俱乐部安排好的酒店,和其它队友会合,游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宿乌鲁木齐。
D2:(9月19号)乌鲁木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可可托海,宿可可托海。
D3:(9月20号)可可托海-布尔津,宿布尔津。
D4:(9月21号)布尔津-五彩滩-贾登峪-白哈巴,宿白哈巴。
D5:(9月22号)白哈巴-喀纳斯湖-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鸭泽湖,宿喀纳斯。
D6:(9月23号)喀纳斯-贾登峪-禾木,宿禾木。
D7:(9月24号)禾木-布尔津-魔鬼城-乌尔禾,宿乌尔禾。
D8:(9月25号)乌尔禾-乌鲁木齐大巴拉,宿乌鲁木齐。
D9:(9月26号)乌鲁木齐飞银川转机,宿银川
D10:(9月27号)银川经停西安至广州。
第1天
乌鲁木齐准备出发
提前一天在乌鲁木齐采购了路上所需的瓜果、干粮、饮料等物资。我们一行人坐上俱乐部的大巴出发。
不得不说,新疆本地产的瓜果真是便宜又好吃,全部按公斤算,价格却还不到我们那边按市斤算的价。葡萄、哈密瓜、核桃、枣我们都买了一大堆,连油馕都买了几十个。反正是包了大巴,我们又坐不满,放东西的地方绝对够了。而且这次全是自己人,车上边吃边玩倒是十分欢乐。
这次之所以没有选择租车自驾,主要是因为新疆实在是太大,景点与景点之间常有几百公里的距离,一天走那么远和路程会容易疲劳过度,影响徒步游玩。而且一位熟悉当地的老司机,不仅能给出很好的饮食生活建议,帮助了解当地文化,而且能介绍很多很好的拍摄点。这是自己做攻略所不能企及的。事实证明我们这次的选择非常正确,司机周周是个稳当的车手之外,而且是个热情的新疆百事通,更重要的是常年拉各种摄影团,所以不但对于各种能出大片的路边野摄点了如指掌,而且用他那华为手机拍照也完胜很多烧器材的单反发烧友。被我们称之为飞花摘叶能伤人的神秘西域高手,根本不需要任何武器。哈哈!
车子开出乌鲁木齐市区,典型的西北风光映入眼帘,辽阔苍茫。茫茫戈壁,稀稀疏疏的低矮乔灌木这个季节显得有点枯黄,显露出新疆的荒凉之美。
一阵大风吹过,远处卷起一阵铺天盖地的沙尘暴。更添苍茫之意。
一辆辆运煤的大货车沿着笔直的公路行驶在天山脚下,远处的山峰的积雪清晰可见。
天山脚下的炼油厂和磕头机。
离开乌鲁木齐越来越远,这里已经进入了古尔班通古纳沙漠了,为了保障公路不被流沙掩埋,公路两旁铺下很多方形的植草砖,种上很多低矮的草木固化流沙。
新疆的红层,著名火焰山、五彩滩、五彩池等就是这种地貌的典型代表。
运煤的货车翻倒在路边,货斗上的煤倒落在地上,名副其实倒霉的车。
翻倒的车还真不是特例,确实要小心驾驶,切勿疲劳行车。
车子不知不觉又开了很远。前方公路边有一处泉水,聚集了一大群骆驼。
不知这些骆驼的主人在哪,这些沙漠之舟在绿洲喝水的场景也碰巧让我们碰上了。大家都很兴奋,纷纷下车拍照。
地面的植物,骆驼的粮食。
一直通向天边的公路,视野相当开阔。西部的公路大都如此,充满自由的感觉,不知不觉就超速了。一路上很多摄像头,限速80。所以还是熟悉当地路况的司机会比较稳当。
恰库尔图停歇
行走在216国道上,看过白雪皑皑博格达雪峰,看过黄沙滚滚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经过卡拉麦里有蹄类动物保护区,经过红红的火烧山,来到恰库尔图,停车在这里吃午饭。
中午时分我们便到达小镇恰库尔图。我们决定在这里午餐然后继续上路。为了不耽误行程,一行人化整为零,三两结伴分散到小镇的几间饭馆各自吃。这里的餐厅也大都是供应简单的“拉条子”,也叫拌面,实际上就是拉面,给配一个带芡的炒菜,自己拌在一起吃。面可以任加。看似平平无奇,一入口发现简直惊为天人。真的从来还没吃过这么劲道的面,刚吃两口,大家都叫老板赶紧给加面。随行的司机师傅周周说,这里的小麦一年只能收一造。所以做的面特别劲道。是这个原因吗?总之新疆的“拉条子”实在太好吃了。把我们都激动坏了。
在新疆,即使一些小镇,仍然时常看到穿着军装的民兵,这位略带异域面孔的大叔便是其中一员。
来之前,在网上搜索有关恰库尔图的信息,基本上都是:古尔班通古纳沙漠、卡拉麦里自然保护氏、这里如何的荒凉、只有几十户哈萨克牧民、当地人还骑着马、遇到的人不懂汉语、有很多羚羊、普氏野马、野驴等等。
真的到了这里,才知这些资料是多么的过时而不靠谱了。这家回民饭馆的生意不错,虽然已经过了中午就餐的高峰期,但馆子里依然座无虚席。从熙熙攘攘的座位间穿过,我出门站在饭馆的台阶上,往恰库尔图的大街上打量了一下,见沿街的饭馆门前停满了车辆,人们从长途的奔波中,从旷远的虚无和幻景中,来到这个沙漠的小镇上寻找一顿人世间真实的味觉和肠胃的安慰。还有那些摆滩卖各种宝石和戈壁玉的当地小商贩,熟练地用汉语和围观的游客讨价还价。我对此兴趣不大,现在合成材料做得比真的还真。自己既不精于此道,又不热衷收藏宝石首饰。所以只是在旁边拍拍照。
恰库尔图冬天积雪比较少,所以也是个理想的冬牧场。一辆满载的羊的卡车在我面前缓缓停下,司机下车来检查羊儿的状况,确保转场中的羊儿健康精神。现在有部分牧民不再像传统那样徒步转场,而是使用货车甚至火车这样的交通工具来运输牛羊转场。从夏牧场转到冬牧场。
满足了肚子的愿望后,我们继续向北行进,阿尔泰山脉已经跃然在道路的前方。
这次来新疆,事先了解了一下,新疆独有并且平时看不到的。是喀纳斯的秋色和北疆的牧民转场,兼备自然景观和人文题才。特别是牧民转场这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已经在其它地区越来越难见到了,是一种正在消逝的传统。
说起游牧,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内蒙古,但事实上,内蒙古的的游牧已经翻到最后一页,各家各户的草场被划分出来,并分别被主人用铁丝圈围起来,牧民们事实上已经过着定居生活,牛羊长期生活在同一区域,反复吃着这一处的草,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已经造成草场退化,正越来越多的区域荒漠化。
也有越来越多的牧民不需要像祖祖辈辈那样过着传统的生活,他们只需要把牧地出租给外来户,就可以靠收租过上很安稳的生活了。这些都是我这些年游历内蒙古、青海等地所见所闻。
新疆的优势在于,除了有像内蒙古高原那碧野千里的四季草场,还有盆地四周的大山,这些大山在冬春季白雪皑皑,自然无法一年四季放牧,从而得到休养生息,在夏季积雪溶化之后长出的高山草甸丰美富饶,用牧民的话说,到了夏牧场,牛羊根本不用找草,只要躺在那歪歪头就可以吃得饱饱的。要利用这样的牧场,就必然要游牧,要转场。同时能让处于较低海拔的盆地四季牧场在夏季休养生息,在冬天,高山夏牧场积雪的时候,作为过冬牧场。
以哈萨克族为主的牧民,在长期的牧业经济条件下,对畜牧业的经营管理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他们根据山上气候和草原变化对牛羊进行季节性放牧,当地牧民形象的说:“夏天上山,人赶着雪跑;冬天下山,雪赶着人跑。”
所以,夏天新疆的牛羊分散在阿尔泰山、天山、塔尔巴哈台山、昆仑山那些大山的褶皱里。平时来新疆是不太能看到大规模的牛羊。
经历了一个夏季之后,那些生活在盆地和平原的人们,已经忘记新疆还有牧人,还有牛羊,忘记了新疆还是畜牧业王国……
秋天来临,树叶黄了,那些一个夏天没积雪的山峰白了,转场的季节到来了,那些藏在大山里的羊才一只只地像溪流汇成小河,小河再聚成大江一样,从山里,从沟里,从森林里,从河谷里涌了出来,汇流在那些千百年来形成的牧道上,让人们知道它们的存在。
几乎就像是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搬家”,更换牧场;从深山里的夏牧场搬至山前平原的春秋牧场,等到气温下降,在从高山带逐级往下迁,以便赶在冬天来临前,回到河谷低地等积雪较浅的温暖冬牧场。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与之周旋,逐水草而居。当夏天再次来临,这个过程又重复开始,不过方向相反。周而复始。
看着这些肥羊,我们口水直流,都说今晚要吃羊。一个个显露出资深吃货本色。
"逐水草而居"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精辟概括和描述。阿勒泰的哈萨克牧民也不例外。"逐"是绝对的,"居"反而是相对的,只能是短暂的逗留。"逐"者,"跟随"也。所要"逐"的是水和草,两者缺一不可。没有草,大尾羊没有食物,不能生存,人也随之失去了生存的物质条件;没有水,羊不能生存,人也同样不能生存。为了"逐"这水和草,牧民们一年四季携儿带女,骑着马,赶着牛羊,让骆驼驮着房屋和家具,不断地走啊走。春天,从准噶尔盆地腹心沙漠中开始,撵着由南到北渐次融化的积雪,跨过乌伦古河、额尔齐斯河,进入阿尔泰山前山牧场,接羔育幼,为牲畜剪毛换装。盛夏,人畜进入绿草如茵、鲜花似锦的阿尔泰山深处的夏牧场,牛羊马驼们吃得膘肥体壮,尽情撒欢,人们也尽情享受着这美好而短暂的两个多月的"天堂生活"。金秋,阿尔泰山开始降雪了,要"逐"的草,将被深达数米的积雪所覆盖,春天撵着雪上了阿尔泰山的牧民和畜群又被阿尔泰山上的雪撵下了山。他们回到前山牧场,忙着为牲畜配种,忙着为自己冬备,再由北而南,跨越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进入准噶尔盆地。寒冬,漫长的一个寒冬,牧民和他们的大尾羊及牛、马、骆驼都将在准噶尔盆地的禾木、沙吾尔山中渡过。牲畜们忍受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顶着凛冽呼号的寒风,在白雪茫茫的戈壁沙漠中觅食。在广阔的沙漠中,牧民们仍在不断地搬迁自己的住房,只为了便于牲畜能够就近吃到稀稀拉拉的戈壁牧草;之所以要到这里熬过寒冬,只因为这里既有牲畜的生存必需品--草,同时也有人畜都离不开的水--它就是既能供人畜饮用而又不至于把草全部覆盖了的雪。
手机赶紧拍照,发朋友圈。这是第一次和我们一起出行的何工夫妇。
牧民的转场路线都是精挑细选,由历代累积而成。一般而言,途中需要有湖和河流以便饮水。
新疆的路况还不错,全靠这些工人的日夜维护
沿途总能牧民骑着马或骆驼或摩托车,驮着毡房,赶着牧群,穿行在广袤原野上。有时候经过狭窄的盘山公路,基本上把整条路都堵车。东西特别多的还会请辆小货车来拉毡房等家当。
因为要逐水草,羊群每年都要在准噶尔盆地到阿尔泰山之间做一次长途旅游,要走800多公里的路。牧民们每年要搬80多次家,每到一处,安营扎寨,住上几天再上路,再安营扎寨,周而复始,这就是他们的"居"了。
平时见的绵羊大都是白色的,但这里的羊群却大都是棕黄色。原来这是阿勒泰地区著名的阿勒泰大尾羊。是国内比较有名的优质品种。
人们戏谑地夸这里的大尾羊:"走的黄金道,吃的中草药,喝的矿泉水,穿的毛革服、睡的宝石窝。拉的是六味地黄丸,尿的是太太口服液。"
旅行不是匆匆忙忙地赶路,是一路走一路发现美。只要发现了美,我们随时随地都会靠边停车拍摄。
虽然第一天就要走五百多公里,但就这样行行摄摄,一行人完全不感觉路途的疲惫。不断为一路的美景和新鲜事物感到兴奋。
通往阿尔泰山的216国道。
抵达富蕴县可可托海镇
一段曲折盘旋的盘山公路之后,进入阿尔泰山区来到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
可可托海,真的要特别介绍一下。这里曾因矿产资源丰富而举世闻名,“自建国以来就被列为国家高度机密的区域”、“世界最大矿坑”、“代号111”、“两弹一星的来源”、“中国第二冷极”、中国的“落基山国家公园”、拥有世界最完好的地震断裂带、 “世界地质矿产博物馆”,“宝石之乡”......所有这些看起来充满传奇色彩的关键词,都属于这个神秘的地方。
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身份,很长一段时间,地图是不允许标注这一区域的,现在虽然重新开放,并大搞旅游开发,但依然养在深闺无人识。相对新疆其它著名的景点,这里算得上是最少人最让人轻松自在的地方。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北部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主要居住着朴实的哈萨克族牧民,额尔齐斯河刚好从镇中穿流而过,这便是名字的来历。可可托海的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从名字中你便能对这片土地的美丽领略一二。可能很多人还从未听说过这个地方,但这里的美丽值得被更多人探寻。
“绿色的丛林”此刻变得一片金黄,草原上的牧草在金秋时节也随之变成黄色,在斜阳照耀下显得越发金黄。远远望去倒像是金色的稻田。
见到如此美景,我们把车停靠在路边,我带着相机跑到高点拍摄这金秋时节的沃野千里
蓝天、白云、大山、金黄的草原,一派天高云淡的草原秋色。
如果不说,还以为这是在秋天的稻田,一直以来都以为秋天的草原是枯萎的棕黄色,想不到却是眼前这金灿灿的一片。实在太美丽了。
一辆辆满载牧民家当的小货车从山脚的公路驶过
远山脚下的金色草原依旧散落着无数牛羊。
靠近我们的山坡上,一家哈萨克牧民正把吃饱了的羊赶到自己家毡房旁边。
因为要逐水草,羊群每年都要在准噶尔盆地到阿尔泰山之间做一次长途旅游,要走800多公里的路,还不包括它们每天吃草时不停走的路。牧民们每年要搬80多次家,每到一处,安营扎寨,住上几天再上路,再安营扎寨,周而复始,这就是他们的"居"了。
满目金子般惊艳的黄色 ,我不知如何去形容她的美丽,只能用相机记录这一切,把她深深地埋在心里,留在我的记忆力,闲来翻看照片,回味此时此刻北疆秋色留给我最深最美的震撼。
肥沃的草原一直延伸至阿尔泰山脚,牛羊散落金黄的盆地草原上,悠闲觅食,恬静安逸。
可可苏里湖
可可苏里又叫野鸭湖,是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景区之一,门票二十多块,虽然不是很贵,但确实也没什么可看。整个栈道布局类似我们平时的市政公园一样。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太阳已经落到日的另一边了,虽然天还是亮的,但没了阳光的照射,整个画面要暗淡了一些。
秋季的可可苏里湖面基本已经干涸,还有浅水的地方长着一丛丛芦苇。看得出在夏季这是个水鸟的栖息地,秋天天气渐渐转凉之后,候鸟已经南飞。干涸的湿地很难维持水鸟所需的食物了。
隐约看出,这里夏天会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湖中还有些野鸭在嘻戏,但我们这最远只有300mm的镜头实在无力。
水中生长的芦苇每年都在变化着位置。
芦苇荡是个拍照的好地方
可可苏里没有太大惊艳,仅作为坐了一天车以后一个活动筋骨随便走走的地方。
伊雷木湖
我们继续开车往可可托海镇方向驶去,正好经过伊雷木湖畔。刚到的时候,我们还不知这是什么地方,只感觉十分开阔,而且没有其它游人,只有一家牧人在赶羊。比刚才的可可苏里感觉好太多了。纷纷要求停车,拿着相机就往冲湖边的草地冲过去。
日落后的蓝调,此刻是那么迷人,让人感觉十分惬意。
牧羊人反复驱赶着一只不肯归队的顽皮小羊羔。
各种摆Pose,作自由自在状……
第2天
可可托海123篇游记中提到
吃过早餐,我们便出发去额尔齐斯大峡谷。1931年,在可可托海往南到卡拉先格尔一线,发生了八级大地震,地震断层穿山越岭,过沟跨壑,断裂带上盆地下陷,湖面扩大,水体加深,山体崩滑,滚石跌落......不仅直接形成了如可可苏里、伊雷木湖、可可托海等几大湿地湖泊,同时也催化孕育而出今日额尔齐斯大峡谷那雄奇、瑰丽的绝世地貌与风物。
经过可可托海镇便遇上一大群羊,所有的车子都得为它们让路。
我下车拍照的时候,旁边的当地老人一直说这些羊养得很好,我问怎么看出来的。老人说看屁股和走路的姿势就知道了。可我这种门外汉,是怎么也看不出来了。
在阿尔泰山脉的山脚下,是成片的森林和草原牧场,这里和传统印象中干旱的新疆可是完全不一样。一早起来看到阴沉的天,还担心会下雨呢。从大西洋吹来的湿润空气被阿尔泰山阻挡,在周边形成一个较湿润的区域。这里的植被不同于中国其它地方,更接近北欧那种挪威的森林。
发源于阿尔泰山冰川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全长2969公里,在我国境内546公里,沿途留下了一串串美丽富饶的绿洲和牧场。
额尔齐斯大峡谷就是从可可托海开始的。从额河岸边的富蕴县城出发,转过108道弯的山路,绕过可可苏海湖,穿过可可托海镇,就进入到当地人所说的大东沟。大东沟,又叫神钟山峡谷,整体呈"U"形状,全长约8公里,底宽约10~40米,额尔齐斯河从中流过。我们今天上午就游玩这个神钟山峡谷。
9月底10月初已是北疆的旅游旺季,进入额尔齐斯大峡谷需要办边防证,所以需要等候。昨晚太晚睡的人,站着就能睡。
坐景交车时,顺便拍路上的风景,这是一家牧人的羊圈。
徒步进入景区的核心地带,顿时被眼前所见给震住了。碧绿得直透心窝的河水流淌着,造型各异的大石头散落河谷中。河谷两岸的山坡是一排排笔直的针叶林。
“可可托海”在哈萨克语的意思是“绿色的丛林”,在蒙古语则是“蓝色的河湾”。用这两个词来描述这里真的非常恰当。
由大峡谷门口溯额尔齐斯河而上,一座座突兀绝妙的花岗岩山峰接踵而来。当到达额河上的艾美莎拉桥时,一座如钟似锥的花岗岩奇峰——艾美莎拉峰在左岸拔地而起,气势逼人。抬头望上去,足有三四百米高,它就是俗称的神钟山,整座山是一整块石头,像一个高大的吊钟耸立在河谷的边上。由此往上,更为奇异多姿的花岗岩峰群,展开了阿尔泰山风景长卷精彩的一段。而神钟山与右岸隔河相望的洪台吉峰,无疑是这一风景长卷中最漂亮的地标式山峰,当地的哈萨克人照例给这两座山峰赋予了俊男美女的爱情传说。
我决定沿着小径爬到洪台吉峰上去俯拍河谷。虽然树上的叶子还是青黄交接之间,但落在地上的叶子却已经全部枯黄。
“可可托海”在喀纳斯的东南面。所以秋天来得也比喀纳斯要迟约半个月。从山上俯看大峡谷,山谷的树林还在青黄相接。
秋天最美的是黄叶,但金黄的丛林中一枝独秀的青翠更像是众星拱月般鲜明出众。
峡谷内奇异多姿的山峰多呈钟状、穹状、锥状。山峰表面,多有呈密集蜂窝状的凹坑,以及好似凝固的巨瀑一样的竖直沟槽。这些独特的花岗岩石峰,与峡谷内以杉树、松树、桦树和杨树为主的森林和叠石湍流的额河相得益彰,自然勾勒出一幅幅粗朴、苍凉而又不失柔情的山水画卷。
一个人爬到很高的山坡上,周围已经没有其它游人。就是为了从高处俯拍这张额尔齐斯大峡谷的照片。
座座花岗岩夹峙而列。河谷中叠石湍流,两岸以杉树、松树、桦树、杨树为主的森林遮天蔽日,形成了深幽静谧的峡谷奇观。
于神钟山对面的艾美尔莎拉桥,因山峰而得名。也是景区的徒步
位于神钟山对面的艾美尔莎拉桥,因山峰而得名。也是景区的徒步起点。位于神钟山对面的艾美尔莎拉桥,因山峰而得名。也是景区的徒步起点。
额尔齐斯河
从山上下到额尔齐斯河边,原来碧绿清澈的河水才是这里的灵魂所在。
河谷之中,绿水悠悠,高大的泰加林分布在河谷两岸。湿润的空气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位于西北干旱区景象。那清澈变幻的河水让人想起九寨沟和荔波这些以水闻名于世的地方。
1
全副武装的大叔在拍摄
峡谷两旁的树倒映在额尔齐斯河里。
河水把河谷中的巨石冲刷出各种奇特的造型。除了造型奇异的巨石,这里的河水也是我见过的最美河水之一。随着水流的缓急不同,呈现不同的色彩。
越往上游走,越多这种奇峻的石峰,它们虽不如中国中南部许多花岗岩山岳那样高大峻秀,但却自有一种苍凉、阔远的意境。
和黄山、华山、泰山等相比,额尔多斯河上游阿尔泰山的花岗岩地貌景观可谓独树一帜。这些花岗岩山峰多呈钟状、穹状、锥状,且几乎呈裸露的石峰,绝壁千仞,欲登乃止。
它们的山峰形态并非主要由垂直裂隙和流水侵蚀塑造,而是在内陆寒冻风化作用下,像剥洋葱似地一层层拆离崩解垮塌,使得山峰的表面形态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
这是另一座钟——小钟山。虽然叫小钟山,却并不比刚才见到的神钟山矮多少。这里的花岗岩山体表面,有许多密集的蜂窝状凹坑,主要是花岗岩中物质成分不同,经差异风化及冰雪冻融而形成。
很多人会忽略坐车途中的景色,而对于喜欢我途拍的我,肯定是无一漏网,机关枪般地狂扫,回到来又往往难以割舍。每删一张相片都要纠结很久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的一篇游记要配那么多图了。
看完沿途的风景,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喜欢把可可托海和加拿大的落基山脉作比较了。两者有太多相同,也有太多各自的特点了。
可可托海镇
从额尔齐斯大峡谷景区出来,我们在可可托海镇午餐,再去下一站——布尔津。还是和昨天一样的,化整为零,三三两两地到各家小店简单吃点拌面什么的。因为实在没任何一家店能同时做二十几人的饭而不耽误时间。而新疆的拉面实在让我吃上了瘾。回来还一直念念不忘。
可可托海镇拥有大量的俄式建筑,其建筑工艺精湛,独具一格。
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在这个宁静的午后增添生气。
镇子中心的大花圃开满紫色的小花,激起人们心中浪漫的念想。伊雷木湖
中午时分再次经过昨天傍晚路过的伊雷木湖,只是站在山上拍了几张照片,湖水在正午的阳光归海下显得十分耀眼。就像一面反光的镜子。不如昨天傍晚看到的柔美一面。
湖畔是广袤的草原
前往布尔津
每年都有大批的摄影团专门来到新疆拍摄转场。
富蕴到布尔津的阿巴线,基本是和沿着额尔齐斯河并行,偶尔可以远远望见。
沿途是枯黄的草原,一眼望去还以为是行驶在荒漠之上,原来到了秋天,草也变黄了。可以想像在夏季这到了夏季也是个一望无垠的碧绿草原。
通往金矿的道路
驼队
额尔齐斯河上有一段神秘的地方,它不是景点,也极少旅行者前往。大多数时候,只是经过的司机会向第一次来的旅客们介绍这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635水库”。“635”通常是指新疆北部引额尔齐斯河的调水工程,包括引额济克(克拉玛依)和引额济乌(乌鲁木齐),工程标准很高,635是指引水枢纽的坝底高程是海拔635米,因额尔齐斯河是国际河流,下游流入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为避免引起纠纷,通常不做公开报道.
635水库上的中国特色标语——锲而不舍。
还没到布尔津,太阳便下山了。车子一直向着太阳落下的方向行驶,对于司机来说是十分的耀眼。对于在车上拍落日的我,却是难得的绝佳时机。太阳落下地平线以上只有短短的半分钟,根本来不及找地方停下来好好地拍。不过有时就是这样,佳作天成。
布尔津
我们到了布尔津的时候,有点晚了。我们安顿好住宿的酒店,决定去河堤夜市看看有什么吃的。布尔津是个充满俄罗斯风情的地方。无论是街头的苏式建筑还是那略带西方脸孔骑着铁骑巡逻的美女交警。
夜市这边大同小异的餐厅把各自的摊摆到门前的街道上,大都提供烤鱼和羊肉等食物。还有些卖宝石、纪念品的小店掺杂其中。一看就是专门给游客消费的地方。这边的鱼是冷水鱼,老板说鱼肉特别结实,鱼刺也比较少。没到布尔津之前就听说烤鱼是布尔津的特色之一。于是乎点了一份,发现没有什么特别,平时海鲜没少吃,广东人的嘴也特别刁,感觉没什么鲜味之余,肉质也比不上海鱼,入口既不滑,也不弹牙。鱼肉比较霉。实在不值得推荐。还是羊肉串比较合大家口味,至于点的其它菜是什么味道基本没印象了。
正在烤制的鱼。
忙碌的老板
第3天五彩滩
“一河隔两岸,风景两重天。”这便是五彩滩的迷人所在。五彩滩一河两岸,南北各异。南岸是郁郁葱葱的绿洲,北岸是荒凉的雅丹地貌,额尔齐斯河流淌到这里,也从碧绿清澈变得湛蓝深邃。
要拍摄五彩滩必须在日出后的一小时与日落前的一小时左右,此时太阳位置较低,在太阳低角度的照射下,柔和光线会使景物产生较长的阴影,让五彩滩展现出质感并让画面更有立体感。金黄色的阳光,又让这里的色彩变得更强烈、更高饱和。所以我们早早就到了景区门口等待开放。
五彩滩风景区前还有大型的风力发电网站,缓缓转动的风车,给辽阔的视野里添加了一曲动感活力的旋律。趁着景区未开门,我拿着相机到处闲逛,找拍摄题材。
大门口有三只绵羊的雕塑,我拍了张抬头望月。
隔着围墙就拍摄里面的瞭望塔,虽然这时太阳还没出来,整个画面没那么鲜艳饱和,却有几分黎明时分的清幽和宁静。偶尔飞过的鸟儿为画面带来几分活力。
随着太阳升起,景区的大门终于也开放了。我们抓紧时间检票进入。
景区大门一开,马上跟着这位昨天来踩过点的大叔飞奔到观景台,二话不说架好三脚架,拍摄清晨的五彩滩。
五彩滩是个独特的综合地貌,不同于普通的雅丹风蚀地貌一般是泥土构成,这里的地质是火烧岩,受底下煤层自燃烘烤或烧熔的围岩。有白色、棕色和赤色,有的表面出现“琉璃瓦”状的光泽,岩性坚硬,不易风化,常成突起地形,火烧岩是重要的找煤标志。千百年来,岸边的火烧岩受河水及风力的侵蚀,变成现在见到的波浪型的美丽彩丘。
朝阳映红了山岩,像是最浓墨重彩的油画,身处这样的异界中,我感受着自然的张力。
这里没有去年我去过的张掖七彩丹霞名气大,但对比之下,我更爱眼前这丰富而多层次的五彩滩。我几乎是难以相信地看着这片异土,尽管很清楚这种地貌形成的地理原因,然而当亲眼所见亲身相临时,还是窒息般的陶醉。
额尔齐斯河素有“杨树基因库”之称,河两岸生长着上百种杨柳树,世界五大杨树派系中的四大派京青杨,白杨,胡杨,黑杨都集中在这里。
额尔齐斯河在五彩滩前流过,带着沁人心脾的纯蓝。和河对岸的胡杨林交相辉映。这个季节胡杨还没变黄。联想起去年在额济纳旗看到的金黄胡杨,想必这里到了十一月将是另一个迷人的彩色童话世界。
在五彩滩的尽头,有一座早年由前苏联人修建的阿克吐别克钢索桥,因为那个时代中苏关系并不友好,为了珍宝岛的所属问题两国争得不可开交!吊桥的建设目的就是为了牧民季节性转场服务的,所以桥梁标准很低,桥宽不宽,承载能力也很低;主塔上没有安装索鞍,吊索并没有做防锈保护,木质结构的桥面形成了过河通道,最多也只能走走拖拉机和小车,且只能单行。实属简陋。今天的吊桥由于运营多年,再加上长年失修养护,此桥濒临成为危桥。
目标贾登峪
告别五彩滩,我们向喀纳斯的门户——贾登峪出发。一路风景极美。依旧一路的公路大片。
路边卖皮草的露天小店
冲乎尔乡
冲乎尔是哈萨克语,意为“盆地”的意思。冲乎尔乡位于布尔津县西北部,是去往喀纳斯的必经之地。
山上远眺盆地中的冲乎尔,欧式的房子和成群的牛羊。
烂尾的别墅
抱着小羊羔等待游客拍照的当地妇女。司机周周提示我们这全是收费的。我们没有下车,在车上拍了两张就走了。
告别了盆地,车子又继续爬山,看着眼前的云彩。仿佛要开到天上去似的。
经过一段曲折的山路,车子爬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山垭口,司机周周说,这上面的山头是个拍照的好地方。可以拍到刚才走过的蜿蜒山路,给十分钟你们上去拍。
上到山顶,发现果然没错,远方的小乡村就是我们刚才经过的冲乎之,一路沿着这九曲十八弯的山路盘旋而至,站在山顶上望过既让人心旷神怡,又让人不禁脚下发抖。
少不了的各种凹造型
摆拍
喀纳斯机场
“三点钟方向!十二点钟方向!现在可以换长焦了,一分钟后,过完这个山坡,九点方向有惊喜。”车子行驶在S232铁喀线上,两边的风景让人目不暇接,而我一路上就站在车头像个狙击手一样,按照司机周周的指令不断变换着拍摄角度和焦段。相机不断发出哒哒哒的清脆快门声。前面到底有什么惊喜呢?来不及细想,麻利地换上长焦。
“哇~~”车上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发出惊叹声。一个充满童话风情的建筑群出现在我们眼前,到底是宫殿、城堡还是什么旅游点?“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就住里面吧?”周周故意卖个关子,让我们先猜一下是什么地方。
看到我们都猜不出来,周周终于开口说了:“是喀纳斯机场,每年的通航时间只有夏秋两季。平时都处于冬眠状态的。”
这真是我见过最美最浪漫的机场,比任何风景区都还要美丽。我暗暗决定,明年还来喀纳斯,我要直飞到这里,完自己一个浪漫的童话梦。
机场前面是青翠的草原,草原上还有条蜿蜒的小河,河两岸是密密麻麻的牛羊。牛羊在阳光下懒洋洋地吃着草。
弯弯曲曲的小河一直流向一个小村庄
这是个略显杂乱的哈萨克小村,却不见游客的踪迹。
随处可见大群大群的羊。放牧的骏马换成了摩托车。
从这些铁丝网可以看出,这里的牧民开始过上定居生活了,把自家的牧场用栅栏和铁丝网围起来。与此相对的是远处扬起滚滚尘土正在转场的羊群。
牧人正赶着他的羊儿赶往下一站。
女人赶着牛,紧随其后。前面相信已经有先头部队用骆驼队先把毡房等家当先行到下一个水源地扎驻,把毡房搭建好后,便开始准备做饭等待随之而来的大部队。
通往喀纳斯那蜿蜒前行的山路充满着无限惊喜,车子一会儿穿过光秃秃的苔藓植皮带,一会儿经过高山草甸,一会儿又行驶在高大的泰加林中。
白云在山坡上投射了一个像龙的影子。
高山草甸上散落着如蚂蚁般的羊群,一位骑着马的哈萨克牧民正的放牧。
天上的白云像个迈腿奔跑的卡通乌龟。十足龟兔赛跑里的形象。
大巴经过卧龙湾的时候,在车上随手拍了张。
鸭泽湖的美丽倒映
白哈巴村
经过一番车程,终于到达了白哈巴村。白哈巴被称为西北第一村,是“雄鸡”版图尾巴尖上最亮丽的一支尾羽,旁边就是哈萨克斯坦了。是三个图瓦村中最少人到的村庄,很多旅行团或者时间紧迫的旅行者会舍去白哈巴。正是因为这样,反而显出其本身的自然淳朴以及更生活化的一面。生活在这里的图瓦人据说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以游牧、狩猎为生。只粗放式地种植一些大麦,一年就收一次。
这边住宿条件相对有限,加上正值旺季,住宿费用飙升,只能大家挤一下多人间。我一向对住宿没太多特别要求,毕竟大部分时间是在外面玩,只是要个过夜的地方,有热水不受凉就可以,如果有wifi那就更加满足了。
房子是清一色的尖顶木楞屋,由原木筑成,十分古朴。墙体和顶棚也都用整根原木垒砌、拼接而成,顶部再用木板支撑成“人”字形的尖顶,可以防雨防雪。原来,造房子的木头每家每户每年有相应的配额,不能乱砍的。以求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间的平衡。
《爸爸去哪儿》在我们来前一星期就是在这拍摄的哦,当时住的就是我们旁边这间房子。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如果赶上拍摄,这里会被封闭起来。毕竟跑那么远是为了看风景而不是看明星的。
随手拿起什么都可以当拍照的道具。
趁着分房的时间,我们在村子里到处拍。这里也确实和我们生活的南方不一样,所以觉得事事新鲜。什么都拍。
房子周围是图瓦人的牲圈,牲畜在自家庭院内休闲地吃着草。
小鸡在母鸡带领下觅食。
废旧的拖拉机,我们爬上去拍照,结果当地的大叔冲着我们大喊:不要上去,要给钱的。其实就是怕我们弄坏了。哈哈!
分好房之后,我们走到街上找吃的,白哈巴虽然比县城要稍贵些,但还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地处大西北的白哈巴村,饮食也充满粗狂的异域风情。烤全羊、手抓肉、各色烧烤、各种大盘系列、野菜、地产冷水鱼、图瓦人酿造的奶酒,每一样都可以让你尽情的大快朵颐。豁达豪放的西部风情,就在这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中,缓缓释放着一种生命独有的暖意。
第4天
来自东部的人就是有这点好,和乌鲁木齐时间有两小时时差。所以也醒得早。一大早起来拍晨曦,看到满天的星斗实在是太美丽。
北斗七星
昨天没提前踩点,以致于差点找不到观景台的位置。路上看到一队也是要拍日出的摄影团,可是问他们却不愿意告诉我们。心寒啊!于是我们决定尾随前往。终于找到了。山顶上早已站满了人在架机位,远远望去还以为是一排树。难怪我们刚才没有发现。
我们只能走到最里面,找个位置架三脚架。等到天稍亮就开始拍摄。
9月底的北疆,已经有点寒意。特别是太阳出来之前,大概只有10度左右。在这小山坡上等待的时候,真的多穿几件保暖。
在这山坳里的小村庄,是看不到日出的,但今天没有晨雾,炊烟也不多,略为有点平淡。
薄薄的晨雾飘浮在山间,几只马儿在吃草,这里已经很靠近边境了。
图瓦新村
拍完白哈巴的晨曦,回到住处匆匆吃过早餐,便出发了。今天打算给自己一点小小的挑战,走逃票路线攀越骆驼峰到山顶的观鱼亭。
排了好久的队,才挤上从白哈巴开往游客服务中心的大巴,我们在中途的图瓦新村下车。从山脚攀登骆驼峰。这是在车上拍到的图瓦新村顶上的晨雾。
骆驼峰下的图瓦新村。
一队马队从身边经过,想必是在观鱼亭上拍完日出才山上下来的。
晨雾就是屋顶上,这是喀纳斯常见的景观之一。
1
喀纳斯骆驼峰
在这个蓝天白云的早上,竟然还能看到月亮挂在树梢上。赶紧换长焦拍下这很有意境的一刻。
想不到这么陡峭,全程基本四脚并用,拍不了照片。前面的人一直在喊:有牛粪,可以上,牛能站的地方就可以走。我心想,你确定不是山羊粪?
于是乎,我们沿着牛粪的踪迹,穿过围绕着牛粪的蚊虫,毅然向着悬崖绝壁四脚并用地攀登上山。
经过一段悬崖之后,终于到达比较平缓的山坡,我们在树阴下拿出随身背上来的馕和水果,愉快地午餐
山坡上,可见喀纳斯湖的一角。
喀纳斯湖有着许多神秘的传说,最著名的无非就是喀纳斯水怪。那是我很小的时候看科普书刊就看到的,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喀纳斯湖。小时候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想不到今天就亲身来到这地方了。
这个深藏在阿尔泰山友谊峰下的亚寒带高山河谷型湖泊,其实是额尔齐斯河河支流喀纳斯河上最宽的一部分。发源于喀纳斯冰川,穿过丛山峻岭、奔腾而下的喀纳斯河,在注入这个豆荚形的凹陷湖区之后,就变得平缓而柔和。湖的东西两岸,尽是漫山遍野、直插云天的原始针叶林和白桦林,渲染出一派恍如北欧大陆与俄罗斯林野的异域情趣。
从山上往下看,湖中的游船比蝌蚪还小,所以说观鱼亭是为观测湖怪而建纯粹天方夜谭。
春天绿野茫茫繁花似锦,夏天暴雨初晴云海乍现,秋天色彩斑斓层林尽染,冬天白雪覆盖一片纯净。喀纳斯的四季各有千秋,我却独爱秋季。
喀纳斯湖浓缩了新疆最美的湖光山色,湖水透着静谧和疏离。雪山松林环抱间,湖泊犹如透亮的宝石,镶嵌在这片大地上。
海拔1700的观鱼台是喀纳斯的制高点,是拍摄喀纳斯湖面和喀纳斯河湾的最佳位置。要看大景必须来到观鱼台。
山坡上,可见喀纳斯湖的一角。
喀纳斯湖有着许多神秘的传说,最著名的无非就是喀纳斯水怪。那是我很小的时候看科普书刊就看到的,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喀纳斯湖。小时候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想不到今天就亲身来到这地方了。
这个深藏在阿尔泰山友谊峰下的亚寒带高山河谷型湖泊,其实是额尔齐斯河河支流喀纳斯河上最宽的一部分。发源于喀纳斯冰川,穿过丛山峻岭、奔腾而下的喀纳斯河,在注入这个豆荚形的凹陷湖区之后,就变得平缓而柔和。湖的东西两岸,尽是漫山遍野、直插云天的原始针叶林和白桦林,渲染出一派恍如北欧大陆与俄罗斯林野的异域情趣。
从山上往下看,湖中的游船比蝌蚪还小,所以说观鱼亭是为观测湖怪而建纯粹天方夜谭。
春天绿野茫茫繁花似锦,夏天暴雨初晴云海乍现,秋天色彩斑斓层林尽染,冬天白雪覆盖一片纯净。喀纳斯的四季各有千秋,我却独爱秋季。
喀纳斯湖浓缩了新疆最美的湖光山色,湖水透着静谧和疏离。雪山松林环抱间,湖泊犹如透亮的宝石,镶嵌在这片大地上。
海拔1700的观鱼台是喀纳斯的制高点,是拍摄喀纳斯湖面和喀纳斯河湾的最佳位置。要看大景必须来到观鱼台。
海拔1700的观鱼台是喀纳斯的制高点,是拍摄喀纳斯湖面和喀纳斯河湾的最佳位置。要看大景必须来到观鱼台。喀纳斯湖
谁也不会拒绝喀纳斯湖的美丽,与青海湖不同,它恰恰属于瑰丽秀奇的典范。喀纳斯湖很难让人真正平静下来,因为你的心总会被一幅又一幅美景所激荡。
湖那边积雪的山峰
观鱼亭上俯瞰山脚的喀纳斯河,也是我们待会儿就要去徒步的“三湾”。图中右下角就是
我们上午开始攀爬的图瓦新村。
et
正在用大疆精灵3航拍的小伙子
卧龙湾
从喀纳斯湖延伸开去的2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河谷山林地带,是我国唯一的古北界高寒带动植物分布区。也是喀纳斯的精华所在。而喀纳斯的“三湾”——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侧是必须要徒步好好欣赏的美丽地方。
卧龙湾,是由喀纳斯河在此长期侧蚀冲刷而形成一连串岸线曲折的河湾组成。河流在此,流速减缓,水面柔波浮动。在Ω形河湾两侧发育两个半岛状平台,河曲上为月牙形平台。河湾内发育两个小心滩,像两个巨大的脚印。传说是神仙也难以抗拒美景的诱惑,下凡赏景时所留。据说登上东侧公路旁的平台,俯视Ω形河曲全景,恰似一条蛟龙盘卧嬉水,卧龙湾由此得名。可惜我们来的这个季节水太少了,整个小岛都完整露了出来,看不出龙的形状。
观景台上拍的,有点平平无奇,后来看了别人的照片才恍然大悟,原来要爬到公路后面的山坡上才能拍到美丽的全景,河的后面还有河。在晨雾缭绕之下。就像仙境一样。
层林尽染的卧龙湾山坡上,一间小木屋和几个毡房。此时必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喀纳斯湖的湖水从河湾的西北角流入卧龙湾,进水处激浪拍巨石,巨石抵中流,玉珠飞溅。
流水缓缓而过的河段,河两岸的大石头凌乱地分布着,偶见一些枯树横于石上,呈现一派原始古朴之美。
这些横伏于河滩边的枯木总有欣赏它们的人,蹲于旁边谋杀菲林无数。
月亮湾
从卧龙湾沿河逆流而上约一公里。便到月亮湾河段,河流在此流速减缓,水面微波浮动,碧蓝洁净,清澈透明,熠熠闪光。
这次没带偏光镜,拍不到美丽的倒映是最大的遗憾。无论什么角度都无法避开河面的粼光。
喀纳斯河床在这里形成几个由反“S”状弯河曲组成的半月牙河湾,被称之为“月亮湾”。月亮湾是喀纳斯最著名的景点。打开网上的游记或攻略,见到的配图必然有这条蜿蜒的月亮湖,使我一度很怀疑喀纳斯是不是只有月亮湾?
月牙型的河湾边上有个绿色的小岛,像只脚型。被当地人称为“神仙脚印”。还有传说称这是当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追击敌人时健步如风留下的脚印。无论哪个传说都给喀纳斯又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喀纳斯湖在这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犹如弯弯的月亮落入这林木葱茏的峡谷,令无数游人为之陶醉,月亮湾会随哈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哈纳斯河的一颗明珠。美丽静谧的月亮湾是喀纳斯的标志景点。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胜地,从春季到秋季,从清晨到傍晚,在不同的气候作用和光线照耀下,一汪水月不停地改变着充满神秘魅力的颜容,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彩画面。
月亮湾河谷两侧,峰恋叠嶂,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森林是有西伯利亚落叶松和疣枝桦的混交林,夹杂着少量的西伯利亚云杉,落叶松的最大树龄约在120年左右。
神仙湾
大部分人在公路上拍了“三湾”的留影后便坐景区的摆渡车回去了,我们决定一直徒步回到喀纳斯村。神仙湾到鸭泽湖这段路实在太美,一路几乎没人。我们边走边拍,享受着这份自由。能用照片表达的,我就不唠叨了。请各位看官欣赏。
神仙湾真如其名,如此美景下悠闲吃着草的马儿真比神仙还要逍遥。
鸭泽湖
从神仙湾向喀纳斯村方向行去,到达一片开阔的沼泽地,四周被铁丝拦住,以防游客误入沼泽,这便是鸭泽湖。它是由喀纳斯河改道后废弃河段——牛轭湖洼地组成,呈长形蝶状,沿洼地南端形成一个南北走向的宽浅湖泊,形似蝶状的一弘碧水与沼泽湿地连为一体。
湖水与周围开阔的沼泽湿地和河谷草原上,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禽鸟。
湖周及北面为沼泽草地和广亵的草原,碧绿的草地环绕明镜般的湖水,宁静秀美。在鸭泽湖西北方临河的草原高地上,有一处石堆,那就是“敖包”,图瓦人每年定期在此开展祭祀活动和过“敖包节”,祈求六畜兴旺、家人平安。
太阳落山后,颜色变得柔和,也变得更美。
就这么一直走到喀纳斯村的住处。看一下手机的步数统计,竟然有四万多步,关键是上午还是爬山的啊。真佩服我们。
晚上住在喀纳斯村,可是却停电了。据说旺季停电是常有的事。也正是停电让我的注意力放在美丽的星空上。
拍星空需要长时间的曝光,特别耗电。由于停电,没办法充电,也就不敢多拍,生怕明天去禾木的美景没电拍摄。
美丽的银河,在大城市几乎很难见到星星了,别说银河。这里连肉眼都能看到银河挂天上。实在太梦幻。
第5天
喀纳斯的清晨
我们昨晚住的小木屋,就在门前的案板切羊烤串,一羊三食。新疆的羊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老肖演光头强都不用化妆
告别喀纳斯村,我们坐景区的摆渡车出到喀纳斯景区大门,天气特别舒服。车子在山间缓慢行驶着,望着满目金黄的泰加林,面对如此美景,人反而突然变得很慵懒,不想拍照,只想好好发呆。很多时候,美景当前并不是给你带来惊喜激动的心情。而是会让你只想就这么舒舒服服地静静欣赏。
去禾木的路上,我们停在一个观景台上,曲折蜿蜒的公路像巨龙一般在脚下盘旋而上,四周的用彩林更是颜色层次丰富。
禾木村
禾木村是三个图瓦村中最大的一个村,也是乡政府的驻地。《中国国家地理》的增刊《选美中国》中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第三名便是禾木村,被誉为“神的后花园”。彼时的禾木还是个喀纳斯湖畔难得的少经扰动的静土,在那时,这里是真正能够投入自然怀抱的地方。当时的照片是白桦林中的一片大空地上稀稀疏疏的几间小木屋。现在也还是木屋,不过已经变得密密麻麻了,本地人依旧是淳朴的。他们把木屋租给外来人经营客栈,自己家的马偶尔做一下游客生意,骑马一小时50元,如果只是原地拍照10元就可以了。相对很多地方,我觉得已经是良心价了。而经营客栈的人真是鱼龙混杂,晚上我们吃了几碟98元一例的所谓野菜,然后老板娘说,我们花那么多钱租这里也就做个旺季生意,我们去你们东部吃海鲜的时候还不是一样吃到几百块的鱼,一样被人宰。我听了竟无言以对。
到了禾木,第一时间见到的是成吉思汗点将台,也是俯瞰整个禾木村的最佳观景台,拍晨曦的人们依旧未散去,想必平时也是人来人往。
山坡上的彩林在阳光下显得夺目迷人。林琴的颜色层次分明,红似火,灿如金,青若葱,层林尽染,五彩斑斓。
来到我们晚上住的小木屋,先把行李安置好,再出去逛。
屋主的两个小孩子,虽然是见惯了游客,但是我们要给他拍照,还是非常很腼腆,拼命跑开了。
屋后便是白桦林,此刻已经是漫山金黄。
一条小溪从我们房子旁缓缓流过。
天气很好,一行人到屋后的白桦木去拍照。
满地黄叶的白桦林是个出大片的地方。红裙子在这里真是绝配,有《英雄》里面的感觉。
领队猪嘴的便秘文艺男青年扮相
幸运星
可爱的姑娘们
评论
穿过山坡的白桦林,来到山顶有一片开阔地。十分舒服。让人只想躺在上面晒太阳。
这张有点像非洲原野。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一座座小木屋散落在秋色醉人的山林里。金黄的白桦林让人感觉异常温暖迷人。
禾木的牛很多,也是很多摄影人的模特,我也不例外。
离开住处附近,顺着人流的方向走到了禾木河畔。一座木桥联通河两岸。
禾木河是额尔齐斯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源头与喀纳斯湖一样,都是友谊峰的雪水融化而成。流经禾木村的这一段水并不太深,可以看到河床里铺满大大的椭圆卵石。
禾木河的河水很漂亮,透着清澈的冰蓝色。不少摄影爱好者选择在河滩的乱石上拍慢门流水。我有点后悔偷懒把三脚架放在客栈了。
还有此行最失败就是没带上偏光镜,导致拍河面有一层炫光。拍不到倒影也拍不清河底的卵石。
天寒地冻赤脚做模特是多么美丽冻人的事。
用20块租了两匹马摆拍。哈哈!先上个西部牛仔。
马儿一直想低头吃草,所以必须大力把它的头拉起来。
各种摆拍
这位潮人大叔,骑在马上也要帮别人拍照。
原本想到观景台上继续拍的,可是天空不作美。山上开始下雪,山脚下也下起零星小雨。看着一个个山头渐渐变白,我们也只好赶紧回撤。
不一会儿,密云便笼罩了山头。
回到客栈,正准备洗澡换衣服,却又发现天有异象。正在下雪的山后竟然露出火烧云。太阳雨见得多了,太阳雪我还是第一次见。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天空却越变越黄,这真是个特别的黄昏。
看着越来越美丽的天空,我决定打着雨伞带着三脚架出去院子外面拍摄。毕竟眼前的小木屋有些杂乱。
山顶此时也像染了白发,变成了一座座雪山。
我甚至不知怎么表达当时激动的心情,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景。美景当前,语言的表达变得苍白。鉴于相机的宽度度有限,仅能反映当时的一点点感觉。
拍完回来,吃了好贵的一顿饭,呵呵!
下过雨雪的夜晚很冷,半夜拍张星空都不愿意走远,又没有好的前景,对着头上的银河随便拍一张。
第6天
禾木的清晨早已在网上传诵很广,为了亲眼目睹,摸黑起床,天不亮出发,一路用手机照路,看到地上亮晶晶的,起初还以为是什么石英之类的石头反光,直到上山途中走个斜坡整个人向后滑,才猛然想起原来是冻到结了冰。登上观景台,等待日出。禾木的早晨是寒冷的,上山的人全部裹得严严实实的冬装,还冷的直跺脚。上到山上的观景台发现早已有不少人架好机位。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连忙找个好位置架上三脚架等待破晓。
往下看,是黎明到来前的禾木村,静谧安祥地睡在群山环抱之中。星星点点般亮着的灯光,是做摄影人生意的早餐店。
小村好像披了层白色的轻纱,如梦似幻。
天色越来越亮,白色的炊烟袅袅升起,此时山下排队等摆渡车的小伙伴打电话过来,叫我们赶紧下来,越来越多人过来排队了,担心一会人多根本坐不上出去的摆渡车。
其实最美的时刻要等到太阳出来刺破云雾,一束束阳光照射在山下的小木屋时。但旺季出行为了不耽误行程,只好提前下山去排队坐车。
清晨的禾木河
金色白桦林的簇拥之中,山脚下的潺潺溪水静静流淌,蜿蜒的泥路上印着马蹄踏过的浅浅痕迹……
正在我为阳光未出来便要下山感到可惜的时候,一缕阳光穿过云雾,撒落在山顶上。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正在拨开云雾。眼前突然变得明亮,原本暗淡的色彩变得艳丽起来。
一只黑色的大鸟从头上飞过,连忙举起手机把它拍下。
下到山下的广场和小伙伴们汇合,张口说过才发现舌头都给冻直了,吐字都有点不清。真是夸张。
清晨云雾缭绕的巍峨大山,山上是斑斓彩林,加之小木屋的蓝色房顶。在这里,天与地都是那样澄净,尘世仿佛已远在世界的另一端。
坐上摆渡车驶出禾木村,一路的风景让人感觉惊叹不已。
隔着凝结了薄雾的车窗往外拍,竟然朦胧得像幅画幅似的。真是意外的惊喜,我想这是大自然给我准备的滤镜吧?
白色的晨雾围着大山飘浮着,一路仿似在仙境中行驶。
比起各个挤满人的观景台拍摄点,路上两边的风景显得神秘而含蓄。
清晨雾气弥漫中的大山,就像闺中的少女般,隔着薄薄的轻纱,让人看不清她姣好的容颜,却令人更添几分遐想。
那一缕缕白色云雾恰似大山新织的围脖,山下孤独的小木屋就像那神秘的神仙居所。
若隐若现的魅蓝色河流,似乎想诉说几句秋天的蜜语,却欲语还休,将脉脉深情深入谷底。
阳光一点点地驱散白色的云雾,用光线代替颜料,把色彩挥洒到大山的阳面。
布尔津
又回到了布尔津,不过这次是在白天,吃过午饭之后,还可以欣赏到县城那俄罗斯风格的建筑。不一小心就以为自己到了俄国。
前往乌尔禾
离开布尔津县往乌尔禾的一路上,各种元素很适合途拍。蓝天白云下的风车、戈壁滩、草原,直通远方的笔直公路。
乌尔禾
去年去过敦煌雅丹魔鬼城,当时给魔鬼城苍凉的风光震撼到了。回来翻查了魔鬼城的相关资料,发现乌尔禾魔鬼城甚至名气更大,所以未到新疆之前就对这里充满了期待,现在终于要到这个《中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中国最美雅丹第1名一探究竟。
车子还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便已经见到道路两旁是这种雅丹地貌。难道整个乌尔禾都是这种荒漠?
下高速的地方,反而是一片绿洲。
路边的一处向日葵田,很大很了阔,收成的葵花籽在路边直接晾晒着,而我们对那比脸还大的金黄色花朵更感兴趣,全然不顾脚下略带泥泞的花田,直接冲到花海深处拍照。当地的农民似乎也早已对我们这些旅行者的表现见惯不怪,甚至都没抬头看看我们。自顾自地忙活着。
乌尔禾魔鬼城
蒙古语和哈萨克语都称这里为“魔鬼出没的地方。它的造型似城非城,每当大漠风凶猛刮来的时候,这里便沙土飞扬,尘烟弥漫,四下里一片幽暗空溟,风的尖叫怪诞凌厉,令人想起狰狞的魔鬼,感到这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因此,当地人称这为”魔鬼城“。魔鬼城并不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城里更没有魔鬼。起风的时候,这里会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回响,所以才有了魔鬼城的名字。在中国西北干旱区尤其是新疆,一个个戈壁沙漠深处,处处可见这种”魔鬼城“。大都没有开发。少数被铺上道路,再给根据形态给那些土丘起个名字,再编个传说。围墙一围,无人区就变成了景区。
游客可以选择徒步或者乘搭这种无轨小火车进入景区,不得不吐槽的是,景区的安排实在让人无语,要求同一团队的游客必须坐同一班车。买了票要等叫号,而不是随到随走。导致我们被安排到最后一班。根本也是资源的浪费。空着车走也不搭客。看似有管理,却越管越乱。估计制定规定的人根本就没到过现场。
早已有人爬到高大的雅丹土堆上等待拍日落。
在恐龙时代,准噶尔盆地还是个巨大的湖泊,白浪滔天,波涛汹涌。乌尔禾剑龙、蛇头龙和准噶尔 翼龙在这里生活着。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升降变迁,湖水消失,湖泊变成了间夹沙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恐龙的尸骨、石油、天然质沥青被埋在构造复杂的岩层之中。所以乌尔禾又被称为中华恐龙之乡。离魔鬼城数公里处便有个乌尔禾恐龙公园。里面就真正的恐龙化石。
随着时空巨变,湖底升起为陆地,这些由泥板岩、砂岩等组成的小山丘和裸露的湖底,经风的手指、寸的手指、太阳的手指长年累月地抚摸、打磨,在戈壁荒漠成形之时,乌尔禾风城也就初具雏形了。
这里的山,有的像古堡,庄严肃穆;有的似佛家的七级浮屠,悠然、高远;有的如各种动物……奇形百态,各展其姿。风城的山石之间又有峡谷万道,沟壑纵横,曲径通幽者有之,大道豁开者有之。在明媚的阳光下,充满着粗狂阳刚之美。只有在狂风来临的时候,它才激动得失去理智,飞沙走石,狼嚎虎啸怪鸣,让人害怕战栗。
乌尔禾,的的确确是天地的杰作,在这儿,你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新疆大地上,有许多废弃的古城,乌尔禾与那些古城唯一的不同,是这里只有天然沙土气息,而没有人间的烟火气息。
魔鬼城是可爱的,也是可怕的;是神奇的,也是怪诞的。它笼罩着孤独与荒凉之美,与现代都市的车来人往之繁华构成强烈的对比。一般来说,美应该是和谐的,但乌尔禾魔鬼城却以它的错落展现了不和谐的美;一般来说,美应该是柔和、优雅的,但乌尔禾魔鬼城却以它的粗野、狂放,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
在这里竟然遇上难得一见的白骆驼。据说,白骆驼是吉祥的象征。
逆光的山丘线条优美
逆光的人像也可以是唯美的
逆光的人像是让人充满遐想的。
太阳渐近地平线,我找个较高的土丘爬了上去,土丘上早已有其它人架好的三脚架,已经无法再架机位了,只好直接手持拍摄。
远处扬起的尘土在逆光的照射下更添苍茫
太阳落到一半的时候,阳光形成两颗叠在一起的心形光斑,实在太神奇了。
太阳落入地平线以下,只留下金黄的半边天。这时是拍剪影的最佳时间,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
景区对面是数不清的磕头机和各种采油设备,提醒我这里就是”石油城“克拉玛依。司机周周告诉我,也许不久将来,乌尔禾世界魔鬼城也不复存在。因为它的地下蕴藏着石油。周边的原油开采完就会轮到这里了。
第7天
从乌尔禾回到乌鲁木齐,小伙伴们便解散了,大都直接到机场、火车站去了,剩下几个决定去国际大巴扎去找点新疆美食,顺便逛逛买点手信带给家人。
在乌鲁木齐坐公交车,真的感受到了新疆美女多这一点,随便街拍,入镜的都是美女帅哥。
大巴扎附近的南大寺,是一座清真寺,却是一座中式建筑。。南大寺的主要建筑礼拜殿,平面呈凸字形。屋顶前部作重檐歇山式,盖琉璃瓦。檐脊上安置了二龙戏珠等瓦饰,檐下五层画板绘有卷草花卉花纹精等五彩图案,脊檩雕有22个飞龙。殿内后部砌砖墙,前部装木格门。步廊两侧看墙刻有兰、梅、竹、荷四画屏等。
新疆特色地毯
供人们合影的哈萨克猎鹰
葡萄干、红枣、核桃……新疆特产各种干果应有尽有
大巴扎内售卖的新疆传统乐器。
还有各种造型各异的酒壶、神灯之类的工艺品。
刚烤出来的馕和烤包子都很好吃,而且不贵。我们就买了好多。
再见!新疆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新疆,新疆是值得来很多次的地方,美丽的风景、这是飞机上拍的祁连山脉。

本游记著作权归@笑飞雪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